欧洲炎热期货(欧洲炎热期货行情走势):2015年11月12日,北美中部地区西部气温达到历史最高,北美中部地区的干旱状况延续到了2015年4月中旬,气温达到了历史最高,相对温和的天气使得春播天气进入了最后阶段,加上本周气温继续达到历史最高,导致大豆播种进度放缓。气温的转暖,使得农户的大豆播种和销售进度,处于较好的水平,也促使着市场对春播期间天气变得十分关注。此外,本年度是北美最大的大豆产区,自2015年1月以来,美国大豆播种完成了23%,略低于五年均值9%的水平,这使得美豆的产量以及出口状况均不如上年同期。
南美大豆产区的天气,在豆粕市场上具有较为明显的代表性,特别是在后期市场波动可能较大时,它们会提前反映南美大豆的播种情况,以及南美大豆的生长情况。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南美大豆的种植进度可能有望加快,这对大豆种植的结果起到促进作用。
在大连商品交易所分析师徐杨看来,当前美国大豆市场整体处于较好的阶段,天气情况不利于大豆的生长,而阿根廷大豆的种植也存在天气题材,南美大豆前期播种的时间较短,加上南美大豆前期经历了前期干旱的压力,使得市场对阿根廷大豆的产量以及产量产生了疑虑。
为了促使美豆的种植,美国农业部10月1日发布了对世界大豆市场的预估报告,报告预计巴西大豆产量为1.14亿吨,相比美国农业部12月10日的预测值增长至1.05亿吨,相比之下,美国农业部报告为5310万吨。相比之下,美国农业部10月1日的预估为5900万吨,相比之下,巴西大豆产量为1.119亿吨,相比之下,美国农业部报告为1118万吨。
美国农业部于时间周二下午4点,将公布最新的全球大豆供需报告。本次报告基于未来五年全球大豆期末库存预估,将通过作物 报告、美国农业部(USDA)的官方播种面积和产量,从全球大豆供需平衡表上调减全球大豆期末库存预估,将全球大豆期末库存下调至2945万吨,较上月调低120万吨,但依然是多年来的最高水平,这对美豆的价格起到了较大的支撑。
国内进口大豆价格低迷也是使得美豆出口量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9月我国进口大豆950万吨,环比减少17%,同比减少25%。海关数据显示,9月我国累计进口大豆到港量为880.4万吨,月环比减少28%。油厂开机率依然处于低位,不过由于压榨利润高企,近两周开机率也在逐步增加,据统计,8月全国各地油厂开机率维持在60%以上,较6月增加8个百分点。大豆压榨量预计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此外,据测算,10月我国进口大豆到港量为676万吨,比7月增加42%,同比增加28%。油厂开机率维持在偏高水平,豆粕供应充足。
目前美豆11月合约期价面临均线的压制,期价跌至BOLL带中轨之下,短期内将会面临反方向的走势,因此建议空单继续持有,但是不建议单方面继续持有,目前回调的空间相对有限。当前美国大豆收割接近尾声,国内油厂开机率大幅提高,豆粕供应充足。此外,国内生猪养殖利润大幅好转,**养殖户补栏扩饲。同时,上半年国内水产养殖亏损严重,养殖户补栏不足,叠加水产饲料需求大幅回落,豆粕需求预计将受到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