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盘期货试点(外盘期货交易)由于需要考虑券商作为代理交易,而需要卖方承担信用风险。
本次试点是2017年上线的,这也是郑商所推动场外衍生品业务的第二个试点,这也是2018年郑商所通过为场外衍生品服务创新,从金融行业做起,并于2017年8月正式成立期货公司,在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市场主体方面开展了有益尝试。
场外期权是在期货、期权、互换等场外衍生品业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众多场外衍生品的交易所发展起来,也是非常有益的,而且对于我国期货市场和证券市场,能够做到风险、做到结算价避险和投资者收益,非常有优势。
据悉,郑商所于2017年6月26日发布了《关于开展场外衍生品业务试点的通知》,旨在加强金融衍生品行业自律管理,通过发挥期货市场的功能,满足投资者多样化的风险管理需求,使市场价格更好反映实体经济运行状况,进而推动商品价格向着好方向运行。
在郑商所为交易者提供商品衍生品交易服务时,我们可以向其进行案例**。
2017年5月,我们从其他机构看到了场外期权试点(内盘期货交易)的期货合约及场外期权交易的步骤,并提出场外期权交易商名单及相关交易细则,以便于有利于引导场外衍生品发展。
2017年8月,我们与郑商所、全国金融投资者协会达成了初步合作协议,以便探讨上市公司开展场外衍生品业务的问题。2017年9月,我们向双方发放商品衍生品交易奖励(RMDP)。2018年1月,我们与郑商所共同签署了《关于开展场外衍生品业务试点工作的合作协议》,通过网站、**等方式正式发布。
2017年10月,由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财经大学等联合举办的中国证券报、研报、基金研究、中国期货业协会、中国上市公司协会、证券业协会联合举办的市场培训会在京召开,主题为:创新、诚信、创造、发展。
2017年10月19日,郑商所发布了《中国证券报》,这是郑商所首个系统升级的宣传演讲,在第一次发言时,也宣告中国证券报的品牌已经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