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cpi指数预计是多少(我国2020年cpi指数)?
自2011年以来,经济增速逐渐趋缓,但由于我国投资和消费的结构改变,以及财政政策的对于服务业和就业的大力扶持,经济增速却势头强劲,2020年2月份官方统计数据也显示,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1.12万元,但服务业人均收入仅为3.64万元,有的国家甚至低于10万元。在如此的经济结构性下,我国居民收入增速很难回升。
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我国居民收入的增速,来自于国内经济增长的现状,而此次通货膨胀水平过低,也使居民收入增长有所减速。下面就具体情况展开分析。
去年我国CPI与CPI(我国生产者物价指数)是0.9%,低于上年的1%。此次物价指数与CPI平均差额为 3.4%,反映我国的生产者物价水平有所下降。
2月我国CPI环比涨幅,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已经回归到合理水平。同时,衡量我国居民收入的物价水平也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指标之一。
上图是我国今年10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数据显示,受输入型通胀影响,我国居民收入增速趋缓,这是经济周期调整中不断出现的情况。
为什么CPI和CPI数据还会出现趋势性变化呢?
有一个直观的例子,其实是因为国家近年来的管理模式发生了改变。一般来说,CPI是一年一个季度逐月进行加权平均,一般在一年以上,一般不进行加权平均,另外,受价格因素影响,一般非农就业指数能够保持2%以上的增速,表明该国居民收入的增加会随着工资的上涨而增大,而CPI则会呈现同比和环比的连续走势。
但是,考虑到CPI与CPI的走势都存在着一定的周期性,在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CPI+CPI的平均差额,因此我们也不存在CPI和CPI的同步上涨的情况,也就不会存在这种现象。
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下降,物价的上涨与房价的上涨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周期性,但是,并不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因此,如果一味的追求物价上涨,我们确实无法做到像去年同期那样提高CPI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