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已经发展了好几代了,目前大家比较看重的是4680的电池。
找了许多资料,我把其中的一些要点梳理了一下,让大家可以更快地了解。
为什么叫4680电池,这个名字主要是从它的外形上来说的,电池直径是46毫米,高80毫米,所以叫4680电池。
现在的 汽车 电池,追求的无非就两点,第一,要么容量够大,第二,要么充电够快。
就目前4680电池来看,相比前面几代电池,它的容量是第一代的10倍,是第二代的5倍,所以,从容量的角度来看,进一步扩大。
容量扩大了,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以前一大堆电池叠加在一起,需要很多电池,这样无疑是增加了重量。如果用4680电池的话,可以少叠加一些电池,这些 汽车 重量也就降下来了。假如以前可能需要5000个小电池叠加,现在只需要500个小电池就行了。
第二个就是充电速度方面,4680采取的是黑 科技 是全极耳技术。这个技术,我不是 科技 工作者,没办法讲清楚。
打个比方就是,就像 汽车 去一个地方,以前只有一条高速公路,容易堵车;现在有了更多的路了,也不堵车了,速度也更快了,大概是这么个意思。
目前通过测试,15分钟可以充满80%的电量,这能大大减少人们充电的时间。
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我相信,电池这个问题不再是制约新能源 汽车 发展的瓶颈。所谓,未来新能源产业链发展,还是充满着想象力的。
锂电池概念股、锂电池概念股票:锂离子电池材料上市公司:
1.中信国安(000839)中信国安盟固利(简称MGL)主要从事锂离子二次电池关键材料和高能量密度动力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目前是国内最大的锂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和锰酸锂的生产厂家,同时也是国内外唯一大规模生产动力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厂家。
2.杉杉股份(600884)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上海杉杉科技,产能1200吨锂电池负极材料;公司子公司东莞杉杉电解液的销售额与销售量目前已经排名国内第二位;控股75%的湖南杉杉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拥有年产5000吨锂电正极材料的生产规模,钴酸锂年生产能力为4000吨,锰酸锂500吨。
3.江苏国泰(002091)控股子公司国泰华荣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要产生产锂电池电解液,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30%,占上市公司营业利润的30%。
4.中国宝安(000009)控股55%的贝特瑞公司锂电池碳负极材料国内第一,市占率80%,全球第二,*酸铁锂正极材料国内第一,目前全球第三;控股75%的天骄公司,主营的三元正极材料,08年销量居国内第一,市场占有率30-40%。
5.金瑞科技(600390)公司子公司长远锂科(公司占16%,大股东占84%)是专业生产钴酸锂的高新技术企业,新型锂离子正极材料镍钴锰酸锂其比容量比钴酸锂高出30%以上。
6.上海普天(600680)公司将在上海重点建设*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动力电池管理系统产业化基地。
7.横店东磁(002056)公司于2006开始研发锂电池的正极材料--*酸铁锂。
8.江特电机(002176)江特锂电池材料公司已经试投产。
9.多*多(002407)2011年实现系列电子级*化物产品产业化,建成六**酸锂1000吨/年生产线,成为国内最大的六**酸锂生产厂家。
10.当升科技(300073)公司是从事锂电池正极材料研发的科技创新型企业,主营钴酸锂、多元材料、锰酸锂以及其他锂电正极材料,产销规模已位居国内第一、世界第三。
11.天齐锂业(002466)公司为国内锂产品龙头,有望构建覆盖锂矿资源、锂盐和锂金属加工三大业务体系;公司的潜在风险在于没有锂资源,原料矿石均从国外进口。
12.九九久(002411)公司如东洋口化工园区投资建设“年产400吨六**酸锂项目”,目前九九久的六**酸锂项目可以直接进入到工业化生产环节,品质问题应该不用担心,有希望达到日本标准。
注.六**酸锂进口价格500元/公斤,其成本约在100~200元/公斤。
13.湘潭电化(002125)公司生产的锰酸锂是锂电池正极材料之一。
注.锰酸锂性能比*酸铁锂要差,并非锂电池材料的发展方向。
锂离子电池隔膜材料上市公司:
1.佛塑股份(000973)隶属于公司的星源科技是我国能生产动力锂电池隔膜的两家企业之一;另一家企业金辉高科是比亚迪与佛塑股份共同出资281万美元组建,佛塑股份占55%股权。
2.中达股份(600074)目前自主研发生产太阳能光伏新材料、电池隔离膜,公司聚烯烃薄膜若应用于锂离子隔离膜、薄膜太阳能电池中,将身价百倍,有望和佛塑股份分庭抗礼。
3.南洋科技(002389)公司参与发起浙江泰洋锂电池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持股85%),经营范围为锂离子电池隔膜及锂离子电池其他材料,拟建设年产1500万平方米锂离子电池隔膜项目,预计年均销售收入1.2亿元,年均净利润2500万元,项目建设周期1.5年。
锂离子电池上市公司:
1.德赛电池(000049)公司是国内最专业电池生产商之一,主要经营一、二次高端电池产品及电源管理系统产品,产品系列丰富;主要资产是分别控股75%的电池公司、蓝微电子和惠州聚能三家子公司,以及间接控股的惠州锂电和参股公司惠州亿能;旗下子公司控股75%的惠州聚能主要进行动力电池的前期研发工作。
2.TCL集团(000100)公司旗下TCL金能电池产品主要包括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和用电池两大类,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是新一代锂离子电池,不仅具有液态锂离子电芯的高电压、长循环寿命、放电电压平稳以及清洁无污染等特点,而且消除了液态锂离子电池存在的的安全隐患。
3.ST偏转(000697)公司控股77.67%的子公司“咸阳威力克能源有限公司”,年产各类锂离子电池2000万只。产品包括小型数码产品的用的系列锂离子电池;锰酸锂系列动力电池;*酸铁锂(LiFePO4)系列小功率电池;用于电动汽车领域的*酸铁锂(LiFePO4)系列大功率电池。
4.亿纬锂能(300014)公司参股39%的亿能电子公司开发的电动汽车电源系统管理,技术领先,目前与长安汽车有合作。
5.成飞集成(002190)公司宣布拟增发1.06亿股募集10.2亿元,发行价不低于9.70元/股,全部用于增资控股中国**工业集团(以下简称中航工业)旗下一锂电公司,建设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
6.新宙邦(300037),公司主要产品有电容器化学品和锂电池化学品两大系列。
7.南都电源(300068)公司拥有9大系列1000多个品种的锂电池产品,是行业内产品系列最齐全的企业之一。
8.华芳纺织(600273)公司出资5800万元,重点投资研发、生产动力锂电池、电解液等新能源产品的江苏力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为该公司控股大股东
9.振华科技(000733)公司拟出资1980万元与李树军博士共同投资成立合资公司,涉足锂离子动力电池领域,项目总规模为2000万元。
10.维科精华(600152)维科新能源公司目前研发的产品仅限手机锂电池。
11.赣峰锂业(002460)是国内品种最齐全、产业链最长的锂产品供应商,业务涵盖了金属锂、碳酸锂、*化锂、丁基锂和*化锂等20多种锂系列产品。
12.凯恩股份(002012)收购浙江凯恩电池有限公司进入电池领域,通过制造的电池容量,放电倍率和循环寿命三大指标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其产品制造水平在业内处于领先地位,其部分指标甚至高于国际知名品牌。
13.深桑达A(000032)公司控股35%的桑达国联电源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锂电子动力电池的专业公司。
特斯拉4680锂电池年底量产,成本骤降,特斯拉肯定是第一受益者。
一、特斯拉4680锂电池年底量产
新的4680圆柱形电池将于2022年底量产。据媒体报道,亿纬锂能、松下、 LG新能源等公司已经在4680圆柱形电池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并在短时间内完成批量生产。
而雅化、石大胜华、天赐材料等产业链上的其他公司,也将会对其产品的需求大幅提升。中金预测,2023年将是4680圆筒电池的元年,4680圆筒电池的迅速增加将带动新型材料的需求。
二、特斯拉肯定是第一受益者
埃隆·马斯克曾经说,4680型电池可以节约86%的生产成本,而每千瓦的成本则减少69%。4680电池因为高度标准化,可以在不同型号的CTC中灵活应用,成为“结构电池”,并能在整体压铸工艺下,降低生产成本,达到“极限”生产。
在纯电动汽车行业,电池几乎占据了整车的总成本,而动力电池则占据了总成本的35%-40%,而当4680电池被安装到 Model 3和 Model Y之后,这两款车的成本就会直线下降, Model 3Model3降到十几万元,Model Y的价格都会降到二十五万。
特斯拉汽车的4680电池有望在2025年销售超过160万台,占特斯拉销售总额的50%。根据特斯拉的技术,预计到2025年,全球4680电池的装机量将达到264 GWh,占全球动力电池装机总数的22%。
但需要注意的是,镍供应是特斯拉扩大产能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