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屏智能手机一季度出货222万部
折叠屏智能手机一季度出货222万部,截至目前,三星仍然领跑折叠屏手机市场,但其份额下降至74%,而华为的份额上升至20%,折叠屏智能手机一季度出货222万部。
折叠屏智能手机一季度出货222万部1
据全球显示领域资讯机构Display Supply Chain Consultants(DSCC)最新数据显示,可折叠智能手机出货量在2022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571%,达到了222万部。对于快速增长的类别来说,这是迄今为止第三好的季度,但与2021年第四季度创下的420万台的历史新高相比,环比下降了47%。
而由于起步较早,三星继续在该类别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其份额下降至 74%,而华为的份额上升至20%。没有其他品牌的份额超过2%。按型号划分,三星 Galaxy Z Flip 3连续第三个季度领跑市场,市场份额为51%。
Galaxy Z Fold 3连续第三个季度保持排名第二,但几乎被华为P50 Pocket超越。这三款机型占据了91%的份额,没有其他机型的份额超过2.5%。Galaxy Z Flip 3和P50 Pocket 等翻盖式机型占据了70%的份额,为2020年第三季度以来的最高份额。
华为则位于其次,华为的市场份额实际上也在上升,今年前三个月,该公司占可折叠手机出货量的20%。几乎所有的功劳都归功于华为P50 Pocket。正如之前所说,翻盖式折叠屏手机大受欢迎。
依据整个市场状况分析,预计到今年年底,可折叠数码设备的总出货量将翻番至1600万。另一方面,虽然可折叠手机拥有相对昂贵的价格、但也拥有相对较小的体积,但其不会像普通手机那样受到组件短缺的影响。你更喜欢哪家的折叠屏手机呢?欢迎到评论区留言评论,说出你的看法。
折叠屏智能手机一季度出货222万部2
根据研究机构DSCC的最新报告,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折叠屏智能手机总出货量为222万部,较去年同期增长571%,出货量同比大增近6倍。尽管全球手机市场持续疲软,但折叠屏手机却依然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并且目前仍有部分折叠屏手机供不应求。相关概念股:长信科技(300088)、蓝思科技(300433)、京东方A。
根据DSCC报告,具体市场份额方面,截至目前,三星仍然领跑折叠屏手机市场,但其份额下降至74%,而华为的份额上升至20%,位列第二。具体来看,翻盖式折叠屏手机依旧占据主导地位,仅三星Galaxy Z Flip 3就占了所有折叠手机出货量的51%。
Galaxy Z Fold 3是第一季度中第二受欢迎的折叠屏手机。这三款机型占据了91%的份额,Z Flip 3 和 P50 Pocket 等翻盖式机型占据了70%的份额,为20年第三季度以来的最高份额。
DSCC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Ross Young表示:“虽然2022年对于大多数屏幕厂商来说将是充满挑战的一年,但可折叠智能手机将出现强劲增长。我们预计可折叠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增长107%至超过1600万部,可折叠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将增长102%至超过2000万部。”
此外,行业普遍认为,2022年为折叠屏手机规模化元年,折叠屏手机开始真正从尝鲜走向常用,同时多家手机企业负责人也表态,折叠屏手机是未来手机业发展方向。
去年底至今,全球手机厂商纷纷进入折叠屏手机领域,三星、华为、荣耀、小米、OPPO等主流手机厂商均先后发布了折叠屏手机,尤其是今年,新款折叠屏手机发布消息频频。例如,年初荣耀Magic V的发布,以及4月份vivo X Fold、华为 Mate Xs 2的先后接**布。
据京东电商平台的销量数据,华为Mate Xs2刚发布没多久,就冲到第四名,4月份月销4178台,其中OPPO Find N排名第一,月销量超过9000台,荣耀Magic V排名第二月销超过6000台,三星Z Flip3排名第三月销5477台。
国泰君安发布研究报告称,在各巨头推动下,伴随着产品使用体验明显改善以及价格持续下探,预计折叠屏手机将加速渗透。折叠屏手机预计将逐步成为各大手机品牌的新战场,并有望进一步带动高端手机换机周期。
折叠屏智能手机一季度出货222万部3
折叠屏手机加速从“尝鲜”走向“常用”。
根据咨询机构DSCC发布的数据,2022年第一季度,折叠屏智能手机总出货量为222万部,较去年同期增长571%。
为了抢占市场,今年“618”,OPPO 、三星等折叠屏手机厂商也加入促销战局,部分机型价格下降明显。
深圳地区的消费者购买华为、荣耀等品牌的折叠屏手机也可以享受最高600元的消费补贴。不过,部分折叠屏畅销机型仍供不应求,需要预约购买。
折叠屏赛道逆势增长
受影响,一季度国内手机市场需求持续疲软,根据信通院最新数据显示,今年 1-4 月,国内市场手机总体出货量累计 8742.5 万部,同比下降 30.3%。
尽管如此,细分赛道折叠屏手机却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根据咨询机构DSCC发布的数据, 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折叠屏智能手机总出货量为222万部,较去年同期增长571%。
其中,三星以74%的市占率继续主导折叠屏手机市场,华为的折叠屏手机市场份额上升,今年一季度该公司折叠屏手机市占率为20%,其中华为P50 Pocket起了不小的助力作用。
DSCC表示,折叠屏手机市场迎来急速扩张,预计今年的全球可折叠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将增加107%,至超过1600万台。
中信建投研报也认为,折叠屏手机渗透加速,将迎来快速增长期。2021-2022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将从560万部快速增长到1720万部。
目前,国产主流智能手机厂商都发布了折叠屏手机产品,且各品牌的折叠屏起售价均降到了万元以下。
中信建投认为,随着新款折叠机型价格继续下探以及工艺材质持续优化,消费者的购机使用**将被激发,这将带动折叠屏手机渗透进一步加速,并进一步带动成本和价格降低,形成正反馈循环。
产业链加速扩产能
围绕折叠屏手机产业链的关键技术点和价值增量——柔性OLED、UTG保护盖板、铰链和转轴,国内厂商正在加速切入相关赛道,提升量产能力。
折叠屏所使用的柔性AMOLED屏幕,京东方、维信诺已具备供应能力。
京东方4月在接受投资者调研时表示,2021年公司柔性 AMOLED 出货量近 6000 万片,根据咨询机构数据,全球市占率约 17%,排名国内第一、全球第二。2022年一季度,公司柔性AMOLED产品出货量同比增长近50%。2022年公司柔性AMOLED出货量目标为1亿片,2023 年公司的重庆第六代柔性 AMOLED 产线将上量生产。
铰链与盖板技术是决定屏幕折痕问题的关键。在铰链设计上 ,多数手机品牌选择自研,生产和组装则主要由代工厂完成。当前,精研科技等我国内地厂商正在由零件生产向整体组装转型。
精研科技在2021年度业绩网上说明会上表示,公司目前具备折叠屏手机转轴用MIM零件及转轴(铰链)组装的量产能力。在转轴用MIM零件方面,公司已经为头部品牌客户的多款折叠屏手机进行研发及批量供货。在
折叠屏盖板的材料选择主要有CPI和UTG两种方案,由于CPI光学性能和抗划伤性能略显不足,2020年开始各品牌开始用UTG代替CPI.目前,以长信科技和凯盛科技为代表的国内企业已经基于UTG减薄路线,在积极地规划产能扩充计划。
长信科技在年报中表示,公司已成熟具备柔性可折叠玻璃盖板的全部制造工艺流程,已经完成从玻璃单体到显示盖板的产业链布局。目前子公司东信光电已和国内外手机品牌巨头建立了深厚的业务合作关系,并已获得国内主要头部品牌客户的项目定点。未来将集中力量加快推进东信光电UTG量产进度。
凯盛科技也在年报中称,公司联合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自主研发的30微米**度柔性玻璃(UTG),是国内唯一覆盖“**玻璃-极薄薄化-高精度后加工”的全国产化超薄柔性玻璃产业链,产品性能领先,年产1500万片地**项目预计2022年年底完成。
维信诺002387 :公司已与小米合作开发出柔性屏手机并可量产;
中京电子002579:子公司元盛电子研发生产的柔性印制电路板(FPC)及其组件(FPCA)产品能够适用于曲面屏和折叠屏, 已供货京东方、深天马等;
得润电子 002055 公司的柔性线路板可用于柔性屏;
丹邦科技 (002618) 公司的TPI碳化膜有望在柔性显示屏、柔性太阳能发电等领域应用;
深天马000050 :公司柔性屏已量产;
联得装备300545 公司柔性屏造设备已供货苹果客、有京东方、华为等,柔性AMOLED贴付等最新设备已可用于量产;
中颖电子300327 公司开发的芯片可用于柔性屏,并以供货国内多家OLED厂家;
苏大维格300331 公司光刻设备可用于柔性电子;
智云股份300097 公司设备可用于柔性屏
扩展资料
柔性AMOLED屏幕仍有庞大的缺口,其在智能手机领域渗透率正在加速。据IHS预测,到2023年,柔性AMOLED在手机屏幕的渗透率将从2018年的10%提升至24%,期间OLED屏幕将供不应求,而国产化则有望提速。
2月24日,华为官宣折叠屏手机,次日柔性屏概念股大面积涨停,京东方A、深天马A、领益智造等多达9只股票涨停。
本次华为Mate X手机正式**也吸引了主力资金的关注,昨日京东方A大量资金涌入,成交量相比前日增长近3倍,股价上涨3.3%。
作为华为的直接竞争对手,三星是全球最大的AMOLED屏幕生产商,为了不受制于人,华为尽可能避免过于依赖三星的AMOLED屏幕,采取的措施是扶持国产面板巨头京东方和深天马。
早在2017年,京东方就已宣布成都工厂第6代AMOLED柔性显示屏生产线实现量产,中国也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二个能生产柔性显示屏的国家。京东方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生产的柔性AMOLED屏幕供应华为Mate X手机。
大众公用通过参股的深创投间接持有柔宇科技股权,越秀金控旗下子公司越秀产业基金管理的国资创新基金也投资了柔宇科技。柔宇科技的首款折叠屏机型——FlexPai早在2018年就已经发布。
努比亚和维信诺联合发布了全球首款柔性屏“腕机”努比亚α,此前曝光的小米双折叠屏手机也是和维信诺共同开发。另外,小米手机新品CC9 Pro手机柔性屏同样由维信诺供货。
小米概念股 小米手机概念股有:华东科技(000727)、劲胜股份(300083)、爱施德(002416)。钱聚网点评,小米手机在网上很火,但市场一直没有炒作该概念。估计原因是没发现业务有关系的上市公司吧。至于这3个股票是否能得到市场认同,得观察。务必注意。
华为折叠屏手机亮点?
哪些股票受利好影响?
相关产业链企业有哪些?
2月24日晚间,华为在2019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推出旗下 首款5G手机Mate X 。这款手机也终于摘下了神秘的面纱,这款折叠屏手机定价2299欧元(约合**币17500元),将于6月起**。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在现场表示,Mate X是全球最快的5G智能手机产品。这款手机是**了目前华为的顶尖技术于一体,搭载的是7nm 5G多模终端芯片Balong 5000,理论峰值下载速率可达业界最快的4.6Gbps,单芯片支持实现2G、3G、4G和5G多种网络制式。 折叠屏和5G 无疑是这款手机最闪耀的两个光环。
根据官方的公开数据,这款手机总结起来有八大亮点:
1、鹰翼式折叠,独创转轴,0-180度**翻折;
2、5.4mm机身单边厚度,轻薄有质,称手称心;
3、4.6Gbps下载速率,3秒即可下载一部1GB视频;
4、5G手机一步到位,同时支持NSA/SA组网;
5、更安全的5G手机;安全防范升级,保护优化;
6、全新交互,大有格局,多屏互动,智慧协同;
7、时双屏实时预览,镜像智拍,双面精彩;
8、比快更快55W超级快充,30分钟可充电85%。
要说这款手机唯一的缺点,股侠觉得那就是太贵了,看着都感觉肾疼。不过这种先行的概念机价格昂贵也是正常的,毕竟Mate X蕴含了太多新技术。发布会后,有媒体也追问余承东这样的价格是否合理,余承东笑着玩起了太极:“我也不知道,你怎么看?毕竟之前没有过。”Mate X究竟贵不贵我们也不用过多评论,毕竟大家都明白这种本身就是用来亮肌肉的产品也不是给普通消费者的使用的,所以不得不感叹,这款手机短期内绝对是身份实力的象征,一般人可舍不得买。
再看看手机领域的其他巨头的动作,在此之前,上周三,三星发布了自己的首款5G折叠手机Galaxy Fold,将在4月26日上市,售价1980美元(约合**币13300元)。在周末的2019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OPPO和小米也发布了自己的5G手机。所以对于 科技 圈的来说,随着传统智能手机市场的饱和,智能手机品牌厂商们试图为智能手机提供创新的外形,而折叠屏无疑就是当红炸子鸡。 都在布局发力5G和折叠屏领域,要提前占据下一个赛场的高点。
这次Mate X的发布,对于华为自身和5G及柔性屏产业链而言都是极大的提振。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越来越多手机厂商推折叠屏手机, 柔性OLED产业链 将受益,国内面板厂商也将迎来发展契机,根据之前的行业分析数据来看,Mate X折叠屏的主要供应商是京东方。所以从今天的股市表现来看, 华为概念、5G概念、OLED柔性屏概念板块 受到了直接的利好**。
其实柔性屏概念从**展示折叠手机(1月23日)起,这段时间就处于亢奋状态了,其中与小米联合开发双折叠手机的 维信诺以79.58%的涨幅排名第二 ,而为华为Mate X提供屏幕的 京东方A也以43.23%的涨幅排名第九 。这次华为Mate X的发布不过是再一次点燃相关板块的大火,手机厂商折叠屏领域 探索 的进步与利好接**布,也是年后 5G和OLED 成为两大主线的背后原因。
从今天的表现来看, OLED、5G概念股通通大涨 。 东方通信 再度涨停,2月11日以来的11个交易日中有10个交易日均现涨停。 京东方、华东 科技 **后拉升涨停, 中兴通讯 **涨超9.9%, 深天马A 触及涨停后股价回落。另外还要重点谈下 华为概念63支股票中今天涨停12支 ,如果从1月1日算起的话,到目前 涨幅超30%的股票有20多只 ,可谓是非常亮眼的了。
我们梳理了柔性屏概念的相关产业链,让大家可以更直观的了解行业,发掘机会。
首先是最上游,聚酰亚胺膜材料相关公司有: 濮阳惠成(300481)、双星新材(002585)、国风塑业(000859)
上游柔性电路板相关公司: 同兴达(002845)、精测电子(300567)、中颖电子(300327)
中游,柔性屏相关: 联得装备(300545)、彩虹股份(600707)、京东方A(000725)、深天马A(000050)、维信诺(002387)
下游,各大手机制造代工巨头。
另外再提下最近大火的 京东方A(000725) ,公司绵阳第6带柔性屏今年上半年可量产,是华为柔性折叠屏供应商,今天又是涨停,从1月份低点以来已经上涨超60%,今年行业普遍预计折叠屏量产能实现,而这对相关产业链的利好是无法想象的,所以对于产业链相关企业可以长期关注。
小米概念股也在近2日纷纷获得大额资金流入。其中京东方A、美的集团、欧菲科技、安洁科技等4只个股近2日资金流入总额超10亿元,此外还有领益智造、广东骏亚等13只个股近2日资金流入总额超5亿元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