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市场波动剧烈,盈亏风险并存。众多交易策略中,“突破交易”因其简洁明了、易于操作的特点而受到许多交易者的青睐。但“突破”并非简单的价格突破,有效突破的判断至关重要,直接决定交易的成败。将深入探讨为什么期货做突破更有效,并讲解如何判断有效突破。
突破策略的核心在于:价格突破某个重要的支撑位或阻力位,预示着市场力量的转变,从而提供潜在的盈利机会。与其他交易策略相比,突破策略更注重价格行为本身,减少对各种指标的依赖,降低了操作的复杂性,也避免了指标滞后性带来的误判。但这种策略的成功,关键在于“有效”二字,一个无效的突破,很可能导致严重的亏损。
期货价格的波动本质上是多空力量博弈的结果。支撑位和阻力位代表着多空力量相对均衡的区域。当价格持续上涨突破阻力位时,表明多方力量已经战胜空方,价格将可能继续上涨;反之,当价格持续下跌突破支撑位时,则意味着空方力量占据上风,价格可能继续下跌。突破的有效性,正是对这种力量转变的确认。
一个有效的突破,不仅仅是价格简单的越过支撑位或阻力位,更需要成交量的配合以及后续价格行为的确认。单纯的价格突破,可能是市场参与者故意制造的诱多或诱空陷阱,如果没有成交量的配合和后续价格的持续运行,这种突破就很难被认为是有效的。
成交量是市场参与者情绪和力量的直接体现。有效的突破往往伴随着显著的成交量放大。当价格突破支撑位或阻力位时,如果成交量同步放大,这说明市场参与者对这个突破方向的信心充分,交易行为积极,突破的有效性显著提升。反之,如果突破时成交量萎缩甚至减少,则表明市场参与者对突破方向的信心不足,突破可能只是一个短暂的波动,容易被反转。
需要注意的是,成交量的判断并非简单的绝对数值大小,而应该结合当时的市场背景和走势进行相对比较。例如,在低迷的市场环境下,即使成交量看起来不大,但相对于之前的成交量水平而言,可能已经是一个显著的放大,同样可以视为有效突破的信号。
即使突破时成交量放大,也不能完全保证突破的有效性。有效的突破需要后续价格行为的确认。一个常见的确认方式是回撤。突破后,价格可能会出现短暂的回撤,回撤的幅度通常不会超过突破点位的20%或30%。如果价格在回撤后再次上涨,并突破之前的突破点位,则可以进一步确认突破的有效性。这表明市场的多头力量依然占优,价格突破的概率大大增加。
除了回撤,也可以观察突破后的价格延续性。如果价格突破后持续上涨或下跌,并创出新的高点或低点,则进一步印证了突破的有效性,此时可以考虑跟进交易,或者继续持有原有的头寸。
在期货交易中,假突破是常见的陷阱。假突破通常表现为价格突破支撑位或阻力位后,很快就被反转,导致交易者遭受损失。识别假突破的关键在于,观察突破时成交量的变化,以及突破后价格的回撤幅度和延续性。如果突破时成交量萎缩,或者突破后回撤幅度过大,并且价格未能有效延续突破方向,那么这个突破很可能就是一个假突破。
一些技术指标,如MACD、RSI等,可以辅助判断突破的有效性,但不能完全依赖这些指标。因为指标本身存在滞后性,可能会在突破之后才发出信号,造成错失良机或者跟风入场。 最重要的是分析价格行为、成交量和市场环境,综合判断。
虽然突破交易强调价格行为,但结合其他技术指标可以提高突破判断的准确率。例如,结合均线系统可以判断市场的大致趋势,如果突破方向与大趋势一致,则突破的有效性更高。结合布林带可以判断价格的波动范围,突破布林带上下轨往往预示着较大的价格波动。结合K线形态,例如突破后形成锤子线或早晨之星等反转形态,则需要谨慎对待突破的有效性。
技术指标可以作为辅助工具,帮助投资者更全面地分析市场信息,但不能仅仅依赖指标进行交易决策,价格行为和成交量仍然是最重要的判断依据。
即使有效地判断了突破,也必须严格控制风险。任何交易策略都存在风险,突破交易也不例外。必须设置合理的止损点,将潜在损失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同时,要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确定合理的仓位管理策略,避免因单笔交易亏损过大而导致整体账户的巨额亏损。 合理的风险管理是长期稳定盈利的关键。
总结而言,期货突破交易的有效性取决于对突破信号的准确判断,这需要结合价格行为、成交量以及其他技术指标,综合分析市场情况。 更重要的是,严格的风险管理才能保障交易的长期稳定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