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对敲,是指同一账户或不同账户之间,在同一品种、同一到期月份合约上进行相同数量、相反方向的交易,导致市场成交量虚增,价格被人为抬高或打压。

对敲的危害
- 虚增成交量:对敲交易制造虚假的成交量,可能误导市场参与者,影响价格走势的判断。
- 价格操纵:对敲交易可以通过大量买入或卖出进行价格操纵,人为抬高或打压价格,从而牟利。
- 损害市场公平性:对敲交易破坏了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性,损害了其他交易者的利益。
对敲的严重程度
对敲的严重程度取决于以下因素:
- 对敲的规模:对敲交易的规模越大,对市场的影响就越大。
- 对敲的频率:频繁的对敲交易更容易操纵价格,危害更大。
- 市场流动性:流动性较低的市场更容易受到对敲交易的影响。
对敲的识别与监管
识别和监管对敲交易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需要交易所、监管机构和市场参与者的共同努力。
- 交易所监控:交易所通过交易监测系统、风险控制系统等技术手段,识别潜在的对敲交易。
- 监管机构调查:监管机构对可疑的交易进行调查,收集证据,确定是否存在对敲行为。
- 市场参与者举报:市场参与者发现可疑的对敲交易,可以向交易所或监管机构举报。
打击对敲的措施
打击对敲交易,需要采取多项措施:
- 加强监管:监管机构完善相关法规,加大对对敲交易的处罚力度。
- 技术监控:交易所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对敲交易的识别能力。
- 市场自律:市场参与者遵守行业道德规范,拒绝参与对敲交易。
- 投资者教育:投资者了解对敲交易的危害,避免成为对敲交易的受害者。
期货对敲是一种严重损害市场公平性的违法行为,其危害程度取决于对敲的规模、频率和市场流动性。识别和打击对敲交易需要交易所、监管机构和市场参与者的共同努力。通过加强监管、技术监控、市场自律和投资者教育,我们可以遏制对敲交易,维护期货市场的稳定性和公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