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货的诞生
股指期货是一种金融衍生品,它以股指为标的物,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对未来股指价格波动进行对冲或投机的工具。我国的股指期货市场始于2010年4月16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简称中金所)推出了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简称IF)。
股指期货的停牌
2015年6月12日,中金所宣布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IF)自2015年6月15日起暂停交易。这一决定是在股市大幅波动,引发市场恐慌的情况下做出的。当时的沪指已连续暴跌数日,触发了熔断机制,市场信心严重受损。
股指期货停牌的原因
股指期货停牌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股指期货的重启
2018年1月29日,中金所宣布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IF)自2018年2月2日起恢复交易。在经过两年多的停牌整顿后,股指期货市场重新开放。
重启后股指期货的变化
重启后的股指期货市场与停牌前相比,发生了以下一些变化:
股指期货的意义
股指期货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以下意义:
股指期货的停牌和重启,反映了监管部门对市场风险的担忧和对市场稳定的重视。重启后的股指期货市场经过整顿和优化,更加规范和稳定。投资者在参与股指期货交易时,应充分了解其风险,理性投资,避免过度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