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座舱概念股龙头机构调研(智能坐舱概念股)

股票投资 2022-10-28 00:25:54

解读未来智能汽车的核心——智能座舱

智能座舱概念股龙头机构调研(智能坐舱概念股)_https://www.xmqjcw.com_股票投资_第1张

汽车 诞生以来的130余年的时间里, 汽车 作为把人安全、舒适、便捷地从A点运送至B点的工具,这一基本属性却始终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而在 汽车 新四化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 汽车 都被打上了智能化的标签,智能 汽车 也开始诞生。对于智能 汽车 来说,应该需要具备那些功能呢?

【智能驾驶】

只要 汽车 作为把人从A点运送到B点的交通工具的基本属性不变,那么对于 汽车 驾驶的核心诉求就不会改变。而智能 汽车 的出现,则带来了全新的驾驶体验。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加入以及不断迭代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出行方式。

       在过去,驾车出行更多是驾驶员操控车辆,完成A点到B点的运送。现在,随着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不断完善,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将覆盖越来越多的具体化场景,可以是替代部分A点到B点运送的辅助驾驶、可以是从停车场内实现智能寻位以及全场景智能泊车等。

目前自动驾驶的发展呈现出强感知+强智能的趋势。自动驾驶架构和硬件作为智能辅助驾驶功能表现的依托,将直接决定智能辅助驾驶功能表现的优劣。

【智能座舱】

智能 汽车 所带来的交互方式的革新带来的是全新的用户体验场景,从原先的功能车机体验延展到智能座舱体验。无论是车载系统、全场景交互、驾驶环境模拟显示或者车载应用及服务生态等,其背后的智慧,当面可见。

       简单来说,在智能座舱内,你可以直接用**表达需求,例如“你好小P,空调避人吹”,车辆就能迅速做出反馈。不仅如此,强大车载智能系统的智能应用也能够不断丰富,想象一下,车载智能 娱乐 系统提供 游戏 、K歌、音乐与有声读物等多种选择,可以通过外接设备,不仅可以在车内一展歌喉,也能在大屏上来一场竞速赛。

       除此之外,智能座舱内可以实时显示驾驶环境模拟,可以在车内看到更广范围、更多系统感知的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周围环境模拟、限速指示、施工提醒等,让智能座舱带来完全不同的交互体验,也许这比你想象中更有趣。

超越传统的驾驶空间定义,进化为交互体验与智能出活的控制中心。在这里,可以实现自然的人机交互,万般可能,从智能座舱开启。

【智能网联】

一方面,智能 汽车 作为万物互联网络个节点,是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车联万物(V2X)的起点,将在未来拓展出新的产品使用场景,新的使用场景将给消费者带来不同用户体验。比如目前已经实现的与家居互联、远程操控等。

      举个例子,通过NFC卡片钥匙或手机,就可直接打开车门。也可以通过云端发卡,分享NFC数字钥匙给亲友用车,分享你的智能驾驶乐趣。在未来,智能网联将会不断接入智能设备,实现个人出行生活的智能化升级,一切精彩都从车内开始。

      另一方面,网联化本身也给智能 汽车 产品带来自我迭代的能力-即OTA。对于智能 汽车 来说,OTA可以加速智能 汽车 的迭代,无论是新增功能亦或者是优化现有功能体验,每次升级,都会让小鹏 汽车 变得越来越智能,都让你的爱车变得更懂你。

调研机构数量居前个股(03.07-0311)

调研机构数量居前个股(03.07-0311)

中科创达(300496)市值416.6亿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智能操作系统产品和技术提供商。公司以智能操作系统技术为核心,聚焦人工智能关键技术,助力并加速智能软件、智能网联 汽车 、智能物联网等领域的产品化与技术创新,为智能产业赋能。

汇川技术(300124)市值1533亿

公司是专门从事工业自动化和新能源相关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业务涵盖工业自动化、工业机器人、新能源 汽车 、轨道交通四大领域。

埃斯顿(002747)市值172.9亿

公司业务覆盖了从自动化核心部件及运动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到机器人集成应用的智能制造系统的全产业链,围绕制造业智能化发展大趋势,构建了从技术、产品,质量、成本和服务的全方位竞争优势。

普洛药业(000739)市值392.2亿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原料药中间体、合同研发生产服务(CDMO)、制剂业务和进出口贸易业务等。公司建立了全球性的销售网络,覆盖北美洲、欧洲、亚洲、南美洲、非洲以及国内各大中型城市,产品远销70余个国家和地区。

扬杰 科技 (300373)市值378.4亿

公司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专业致力于功率半导体芯片及器件制造、集成电路封装测试等高端领域的产业发展,主营产品为各类电力电子器件芯片、功率二极管、整流桥、大功率模块、DFN/QFN产品、SGTMOS及碳化硅SBD、碳化硅JBS等,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类电子、安防、工控、 汽车 电子、新能源等诸多领域。

洽洽食品(002557)市值256.9亿

公司主要生产坚果炒货类、焙烤类休闲食品,经过近十多年的发展,产品线日趋丰富,成功推广“洽洽香瓜子”、“洽洽喀吱脆”、“洽洽小而香”、“洽洽怪U味”、撞果仁等产品, ,是中国坚果休闲食品行业的领**牌,产品远销国内外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华利集团(300979)市值830.9亿

华利股份从事运动鞋履的开发设计、生产与销售,是全球领先的运动鞋专业制造商,主要为Nike、Converse、Vans、Puma、UGG、Columbia、UnderArmour、HOKAONEONE等全球知名运动品牌提供开发设计与制造服务,公司与全球运动鞋服市场份额前十名公司中的五家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恒华 科技 (300365)市值51.65亿

公司是一家面向智能电网的信息化服务供应商,致力于运用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和理念,为智能电网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一体化、专业化信息服务。

伟星股份(002003)市值113.3亿

公司专业从事各类中高档服装辅料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营钮扣、拉链、金属配件等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服装、**、箱包、家纺、户外及 体育 用品。控股子公司中捷时代专业从事高端**卫星导航产品的研发、生产和技术服务,产品包括北斗二代卫星导航系统的导航终端设备以及核心部件。

老百姓(603883)市值176.8亿

公司是国内规模领先的药品零售连锁企业之一,主要通过构建营销网络从事药品及其他 健康 相关商品的销售,经营品类包括中西成药、中药饮片、 养生 中药、 健康 器材、 健康 食品、普通食品、个人护理品和生活用品等。

理工能科(002322)市值39.99亿

公司业务涵盖电力信息化、环保信息化、智能电网在线监测、水质自动在线监测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大气自动在线监测系统整体解决方案,环境修复整体解决方案。

上声电子(688533)市值69.47亿

公司致力于运用声学技术提升驾车体验,是国内技术领先的 汽车 声学产品方案供应商, 已融入国内外众多知名 汽车 制造厂商的同步开发体系。公司拥有声学产品、系统方案及相关算法的研发设计能力,产品主要涵盖车载扬声器系统、车载功放及**AS,能够为客户提供全面的产品解决方案。

当虹 科技 (688039)市值37.89亿

公司专注于智能视频技术的算法研究,依托多年的技术积累,拥有高质量视频编转码、智能人像识别、全平台播放、视频云服务等核心算法的研究与应用成果,是面向传媒文化和公共安全等领域,提供智能视频解决方案和视频云服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汤臣倍健(300146)市值387.3亿

公司主营业务为膳食营养补充剂,膳食营养补充剂以维生素、矿物质及动植物提取物为主要原料,通过补充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和生物活性物质,对特定的人群具有平衡营养摄取、调节人体机体功能的作用。

富瀚微(300613)市值152.8亿

公司是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 科技 小巨人企业及上海市专利试点单位。公司先后承担多项国家、市级研发和产业化类项目。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公司已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视频图像处理多媒体芯片设计企业。

北清环能(000803)市值57.73亿

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包括城乡有机废物的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高值利用及城市清洁供暖业务、电锅炉成套系统集成设备与D-POWER工业物联网平台软件的销售,实现了“环保+能源”双领域的产业转型与战略布局。

科德数控(688305)市值75.07亿

公司通过多年的自主研发,已经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专用五轴数控机床技术、高档数控系统技术,以及直驱功能部件、高性能伺服驱动系统、高性能低速/高速力矩电机/电主轴电机、高性能传感器等关键功能部件的核心技术。

能辉 科技 (301046)市值70.48亿

公司是一家以光伏电站设计、系统集成及投资运营一站式服务为主体,并开展垃圾热解气化、储能等新兴技术研发和应用业务的新能源技术服务商。

东威 科技 (688700)市值90.84亿

公司主要从事高端精密电镀设备及其配套设备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应用于PCB电镀领域的垂直连续电镀设备、水平式表面处理设备,以及应用于通用五金电镀领域的龙门式电镀设备、滚镀类设备。

国安达(300902)市值52.46亿

公司是国内交通运输、电力电网行业自动灭火系统的主要供应商之一,长期专注于火灾早期探测预警、自动灭火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开发,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火灾早期预警与自动灭火技术,已掌握“超细干粉”、“混合气体”、“水基型灭火剂”、“压缩空气泡沫”等多项核心灭火技术,形成了丰富的技术储备。

华菱钢铁(000932)市值396.6亿

公司主营业务为钢材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分别在湖南省湘潭、娄底、衡阳、广东省**市设有生产基地,拥有炼焦、烧结、炼铁、炼钢、轧材、钢铁深加工等全流程的技术装备,主体装备、生产工艺行业领先。

赞宇 科技 (002637)市值84.72亿

公司主要从事表面活性剂及油脂化工产品的生产、销售业务,并提供食品安全等第三方检测认证服务。表面活性剂具有较好的去污、发泡、分散、*化、润湿等特性,广泛用作洗涤剂、起泡剂、*化剂和分散剂,为宝洁、立白等国际、国内知名品牌日化企业提供中间体原料。

申昊 科技 (300853)市值49.88亿

公司立足于智能电网领域,专业从事智能电网相关技术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主要为电力系统提供电力设备的智能化监测产品,主要产品包括智能巡检机器人、智能电力监测及控制设备等,是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金现代(300830)市值42.88亿

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电力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向发电企业和供电企业提供软件开发、实施及运行维护等服务。公司的产品及服务主要集中于生产管理、安全管理、基建管理、营销管理和调度管理等多个业务领域,其中生产管理领域的产品及服务是公司的优势业务及核心业务。

德赛西威(002920)市值667.4亿

公司聚焦于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网联服务三大业务群,提供以人为本,万物互联,智能高效的整体出行方案,以智能 汽车 为中心点,参与构建未来智慧交通和智慧城市大生态圈。

海晨股份(300873)市值61.45亿

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为电子信息行业相关企业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现代综合物流服务,深度嵌入电子信息行业内企业采购、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等各业务环节。

未来3-5年,整个汽车智能座舱的发展前景在哪里

人工智能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人工智能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百度百度(BAIDU)、腾讯(TCTZF)、阿里巴巴(BABA)、科大讯飞(002230)等。

本文核心数据:智能座舱与传统座舱对比,中国智能座舱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中国智能座舱市场构成,智能座舱行业发展趋势,中国智能座舱市场规模预测

1、 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智能座舱是指搭载了智能化、网联化的车载设备和服务,能够实现人、车、路、云全方位智能交互的汽车座舱。智能座舱与传统座舱相比,以液晶仪表盘和大尺寸中控屏代替机械仪表盘和传统中控屏,以触控交互代替物理按键,信息娱乐功能更丰富,安全度、集成度与智能化程度明显提升。

2017-2020年我国智能座舱行业表现突出,增长速度较快,2020年中国智能座舱市场规模达到567亿元,同比增长28.57%。

2、 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是重要组成部分

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是智能座舱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占比达50%。车载娱乐系统明显提升驾乘体验,因此率先取得突破,成长为最大的汽车座舱电子细分市场。其次是仪表盘和屏幕,占比分别为25%和14%。

3、 起到陪伴的作用的功能将成为发展趋势

在办公和娱乐性方面,智能座舱首先需要满足用户的实时性要求,做到支持用户在行车途中办公。娱乐性功能相对次要,而且以为主。对驾驶者来说,伴听式、不间断、个性化的非深度将不干扰驾驶,起到陪伴的作用。对车内乘客来说,娱乐方式种类不限,但相对**,不会影响驾驶。

4、 智能座舱空间潜力巨大

汽车市场规模足够大,个性化需求及大量创新涌现,使得很多整车企业拥有生存空间,传统自主车企及造车***均有机会。同时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智能座舱将会进一步的升级,带来更好的服务。由此,消费者需求将会出现更大的增长,预计2025年我国智能座舱市场空间将突破1000亿元。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400多个机构盯上了同一家公司,一季度业绩逆势增长只是开端

要点:

2、这家公司一季度业绩逆势增长,获400余家机构调研。

热点缺乏、行情多变的一周终于结束了,周五晚上,我们如期为大家送上近期机构调研动向,快看看这些调研暴露了机构怎样的偏好吧~

一、机构调研新动向

过去10天(5月5日-5月14日),机构调研了234家上市公司,调研节奏加速。

热门公司的扎堆现象明显:德赛西威获得413个投资者的调研,领益智造接待232家机构调,信维通信、一心堂、开立医疗、纳思达等公司也获得上百家机构的调研。

从接待调研的公司所处的板块来看,中小创依然是主角,121家中小板公司、86家创业板公司获调研。

1、电子:半导体国产替代再加速,消费电子海外产业链逐渐修复

从细分行业看,半导体领域上游中游都有重要新闻。

一是美国加大管制半导体设备。目前国内半导体材料与设备国产化率不足20%,国家大基金**会在这些领域加大投入,从而保障产业链的安全,相关板块会在外部催化下迎来估值的提升。

二是中芯国际要回归A股 ,将扩产14nm工艺,从而进一步缩小与台积电、三星的技术差距,半导体国产替代进程也将正式进入新阶段,利好半导体产业链。

另外,消费电子接受调研的公司也非常多,包括领益智造、信维通信、盈趣 科技 等。一个重要原因是海外产业链预计5月将陆续复工,主要品牌商如苹果、三星部分线下零售店恢复营业,有效改善下游需求;主要供应商,如东芝、LG、Skyworks在日本、印度、的工厂复产,将逐渐恢复中上游零部件产能。

2、机械设备:逆周期调节政策下高景气

随着国内复工复产的推进,工程机械的需求也逐步回暖,4月挖掘机销量大幅增长59.9%,同时各大主机厂普遍提价,反映出下游需求的火热。**在即,逆周期调节政策预期升高,基建投资发力空间大,工程机械行业保持高景气的确定性强。

早在月初的时候,我们为大家梳理了各券商的5月金股,机械行业不少公司被选入其中,包括三一重工、中微公司、**广泰等,详情可点击。

三、机构扎堆调研这些公司,有什么看点?

1、 德赛西威(002920.SZ)

德赛西威是国内 汽车 电子核心企业,主业是智能驾驶舱,新兴业务为智能驾驶以及车联网解决方案。

1)智能座舱产品进展: 2019年6月,公司在上海CES上发布了智能座舱3.0版本,推出基于自动驾驶L3环境下的\"泛社交\"交互中心的智能座舱理念。

2)智能驾驶辅助产品进展: 多种ADAS产品已实现规模化量产,新产品销量与订单量加速提升,2019年ADAS产品销售额同比增幅超过100%。

3)研发投入情况: 2019年公司研发投入6.56亿元,占比销售额12.29%,公司研发人员占比达到41.46%。2020年1月,公司通过了ASPICECL2( 汽车 行业软件过程改进和能力评估模型二级)国际认证,标志着公司在 汽车 领域的软件开发能力与国际接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4)客户结构: 公司着力优化以欧美系车厂、日系车厂和国内自主品牌车厂为核心的客户机构。2019年新开拓了一汽丰田、长安福特、雷克萨斯、DAF等优质客户。

2、领益智造(002600.SZ)

领益智造是全球领先的精密智造企业,主要业务包括精密功能件(领益 科技 )、精密结构件(东方亮彩)、充电器(Salcomp)、磁性材料(江粉磁材)等,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智能安防/家居、新能源 汽车 等领域,是苹果产业链核心供应商。

1)上下游业务整合情况: 目前已形成11大核心产品线,涉及产业链上中下游三个层级。上游以材料的研发和制造为方向,产品包括磁材产品线、陶瓷、铁氧体、纳米晶等,以及基础模具、加工能力的整合;中游提供精密零件,中高低档部件产品,以满足客户各种需求;下游以模组和次组装为方向,包括马达、充电器、无线充电、散热模组和软包配件等,并购赛尔康后具备了**T和FATP的能力,可以实现某些产品的ODM和自研**。

2)可穿戴、电脑等领域的布局规划: 公司从手机业务延伸至消费电子的其他领域,包括平板、PC、手表、TWS**、AR/VR等;也会运用在手机行业精密制造及垂直整合练就的优质能力,横向跨入新能源 汽车 、医疗、****、电动工具、5G、IoT、穿戴式装置等其他产业领域将随着大客户产品线的发展脉络共同成长。

3)客户情况及开拓规划: 公司在客户端的基本策略为提高现有产品、现有客户的渗透率;围绕成熟客户新的产品线进行延伸;挖掘新客户,跨入新行业、新领域。安卓客户方面,目前已经全面进入国内HMOV客户,同时通过ODM和自研两条路径也进入了韩系国际大厂。

4)精密功能件行业市场空间及竞争格局: 精密功能件应用场景广阔,市场空间巨大,行业未来将会随着品牌客户集中而逐步甚至加快向头部企业集中,同时垂直整合也将进一步加强,分工将会更细,客户对定制化、规模化的要求也将会更高。

5)全球化布局情况: 公司早期在越南已有10万**的厂房,主要是做冲压相关的产品。收购赛尔康后形成在**研发、东南亚制造的格局。此外公司在印度地区也有布局,除了赛尔康原有的规模化生产以外,后续还会加入冲压件、模切件等,形成业务协同。

6)5G领域的布局情况: 公司在5G相关产品的布局,主要包括5G手机、5G设备、数据中心的散热以及无源器件产品线。2020年已开始导入到部分核心客户,实现小批量投产,力争明年实现规模化投产。此外,公司正逐步进入到特种双工滤波器市场,预计2020年底导入新客户,2021年实现规模化营收。

3、信维通信(300136.SZ)

信维通信立足天线业务,顺应智能终端创新趋势,围绕射频前端业务综合布局,目前涵盖射频前端元器、无线充电、NCF支付和连接器等多方面的业务,现已成为国内领先的泛射频领域龙头企业。

1)2018-2019年公司增长较为平缓,做了哪些调整和产品储备? 过去两年公司遇到了产能瓶颈,随着常州生产基地、越南工厂的投入,产能得到了大幅扩充,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美贸易摩擦导致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大,公司相对较谨慎,2019年首次在海外建厂,在越南布局生产基地。产品储备上,公司在5G天线、LCP器件、无线充电、高性能精密BTB、5G基站天线及关键天线部件、射频前端器件等产品线都取得了很好的进展。

2)2020-2022年公司规划及挑战: 技术上已经开始研究6G技术与材料;产品上,围绕泛射频布局5G天线、无线充电Rx/Tx、LCP模组、无线连接模组、射频前端等,在今年下半年或是明年会有大量产品出货。公司在管理上遇到了一些挑战,管理流程、激励上需要持续改善。

3)天线领域行业变化趋势及公司应对: 天线未来的趋势是高频化、小型化,对材料也是一种挑战。公司近几年和日本材料企业有很多的合作,在材料与技术上做好了准备。对6G方面的材料与技术也已经开始做储备。在LCP方面,从LCP膜到产品一体化布局,取得了不错的进展。

4)无线充电领域的优势及规划: 公司的无线充电客户包括北美大客户、安卓客户、 汽车 客户,优势在于一体化的优势,特别是材料的优势,现在已经与客户研发2022年及以后的新产品。无线充电市场空间非常大,公司产品形态从Rx做到Tx,产品应用也从手机拓展到无线**、平板、笔电、手表、智能 汽车 、智能家居、IOT产品,这块业务将快速成长,未来做到几十亿的收入规模。

5)2-3年内的新布局方向: 目前公司90%以上的收入来源于消费电子,正在拓展5G基站、智能 汽车 ,以及智能家居等IOT产业,未来公司来自于其他产业的收入占比也会陆续提高。技术上会继续加大材料的研究,例如射频材料、磁性材料、EMI材料、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等;产品会水平扩张,延伸模组产品,例如天线模组、电源模组 (WPC Rx/Tx)、LCP模组、无线连接模组、射频前端模组等。

股市常变,匠心不移。@鲁班行研

风险提示:内容供参考,请自主决策,风险自担。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智能汽车包括“智能座舱”和“辅助驾驶”两个方面,你更倾向于哪种能力

这两个方面,相对来说大家更倾向于智能座舱方面这一块。你传统的汽车坐仓这一块都是以案件为主的,所以说啊,整体显示的话就是很简单。就是很比较混乱。需要重新定义这些,这是未来的一个主流方向。

相对来说的话,只能智能座舱要好上很多,因为智能驾驶这一块的话,相对来说技术并不是很安全,反而是智能座舱这一块的话大众的车主们会非常的喜欢,因为现在汽车内的一些案件相对来说比较混乱,比如说空调,比如说升降器这些东西的位置比较分散,从而导致于在车上操作起来很麻烦。后会会非常影响驾驶,但是如果有了智能座舱了之后,它能够**控制一些而且想要做的事情,这是无疑是非常有利于驾驶的。

智能坐舱,还能为其他乘客们带来方便,比如说要打开空调,或者说关闭空调以及调节温度都是可以**控制,不需要驾驶员,还要不需要传达给驾驶员,然后再让驾驶员关闭或者说调节空调这种情况的发生。对于小孩子来说同样也是一样的道理。现在的大部分车主想要的是一种极致的驾驶体验。不能因为在驾驶过程些也不相干的事情影响到正常的行驶,而且这样的话容易造成行车的危险。很不利于大众的一件事情。

智能驾驶相比较的话,以目前的科技水平来说的话,做的并不是太好。大家经常在网络上还是会发现很多为智能驾驶问题导致交通事故的出现。而且现在的很多人自己都会开车子,并不需要智能驾驶的帮助,有了智能驾驶之后反而没有了开车的体验感,这不是大部分人想要的。但是相对来说在拥有了智能座舱的情况下,在拥有智能驾驶供客户选择,这种情况也是可以的,具体用不用是客户的事。那样子正常来选的话,只能做餐,肯定比智能驾驶要优先一点。

发表回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