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公司概念股(地平线股份)

股票投资 2022-10-27 21:32:54

地平线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地平线公司概念股(地平线股份)_https://www.xmqjcw.com_股票投资_第1张

地平线科技有限公司是2005-10-09在市西城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市西城区平原里小区20号楼323室。

地平线科技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1101027809660240,企业法人杨奎峰,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地平线科技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技术开发、转让、咨询、服务;销售电子产品、仪器仪表、机械设备;代理进出口、技术进出口。(**本后,应到商务委备案。;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类项目的经营活动。)。在市,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28610794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5000万以上规模的企业中,共1241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地平线科技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长城汽车投资地平线,为什么主机厂纷纷进军芯片产业

随着全球的蔓延,也导致诸多产业出现了停产或是芯片供应不足的危机,其中以汽车芯片产能供应不足所带来的问题,也促使汽车主机厂们在**的形势下做出新的改变。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在2021年的新战略投资下与地平线机器人技术研发有限公司联手合作,在高级辅助驾驶、高级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多个模态的芯片方面进行研发合作,这也标志着长城汽车正式进入芯片产业。

一、长城汽车投资地平线公司

2020年受的影响,汽车产业对于未来的需求并未能够及时的做出正确判断,所以导致汽车芯片产业链上游企业出现了错配的现象,导致全球性的汽车缺芯危机。从2020年12月以来,陆续出现多个现代车企工厂的停产事故。目前芯片荒问题已经成为了全球首要解决的难题。在智能化汽车发展背景下,汽车内部的自动识别驾驶技术和智能座舱的构建对于芯片的算力要求要更加精确性。为此长城汽车在此特殊情况下联合地平线机器人技术研发有限公司研发和生产汽车芯片。

二、长城汽车进军芯片产业的优势

长城汽车也不是第一家进入芯片产业的主机厂,其中比亚迪在2004年成立了半导体公司,蔚来汽车也在2017年宣布正式开展自动驾驶芯片的自研工作,上汽、北汽、和吉利汽车主机厂也纷纷联合半导体公司成立了合资企业,主攻方向都是在智能驾仓和自动驾驶两个领域的芯片研发和量产工作。主机厂进入芯片企业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加速自身对于汽车智能化发展的一个新方向,由于汽车主机厂本身就有着强劲的汽车制造技术,在此基础上增添芯片技术相当于是如虎添翼。

三、主机厂们进入芯片领域的目的

在未来汽车智能化发展的动向上,我们可以预见的是多家汽车主机厂已经在芯片投资上狠砸重金,目的就是为了在市场中免于受他人牵制,尤其是在智能化汽车芯片的供应上若是能够自己自足,就能够一心一意的去加速探索智能化汽车的研发方向,也为自己在市场中的份额占比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这个层面来说,未来我国汽车的发展一定是走向智能化和高端化的,而汽车主机厂们纷纷进入芯片领域,为未来的汽车质量推进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芯片量产化的市场下,对消费者来说也是****的。

地平线徐健:智能汽车竞争优势在于产业链协同创新、快速迭代

2021年9月3日-5日,以“融合·创新·绿色”为主题的2021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在天津正式举办。边缘人工智能计算平台全球领导者地平线深度参与**,与产学研各界聚焦行业热点话题展开研讨,共同洞察汽车产业未来发展趋势,推动汽车产业向上发展。

**期间,地平线首席生态官徐健与多家主流媒体进行了交流。对于汽车产业智能化转型给产业合作模式带来的变化,徐健表示,在汽车产业“新四化”的发展过程中,传统链条式的产业分工方式正在向网状结构转变,未来的产业在智能汽车领域的竞争优势,将体现在协同创新、快速迭代的产业链优势上。

地平线首席生态官徐健

 作为智能汽车产业的底层赋能者,7月29日,地平线发布了一系列突破性技术产品与解决方案,包括面向全场景整车智能的**计算芯片征程?5、以征程5为基础的高性能大算力整车智能计算平台、开源安全实时操作系统TogetherOS? 和集成全场景自动驾驶和车内外联动体验于一体的Horizon Matrix? SuperDrive整车智能解决方案,加速推动全场景整车智能计算平台时代的到来。

以“芯片+算法+工具链”的强大技术平台为基石,地平线坚定地拥抱生态,定位中国智能汽车生态的最底层,做行业的最大公约数。近期,地平线先后与禾赛科技、纽劢科技、恩智浦、哪吒汽车等企业达成战略合作,携手产业链合作伙伴共建中国智能汽车繁荣生态。“每家车企或者是每个合作伙伴的需求都是有差异的,我们愿意不断探求大家的需求点,坚持走一条**合作、全维利他、合作共赢的道路。”徐健表示。

以下是精彩访谈内容:

媒体:2021款理想ONE搭载了地平线征程芯片,理想汽车之前表示地平线更为**,这个“**”能否详细介绍一下?同时,地平线在征程5发布会上发布了一款产品,能够进行软件转移,方便聊聊这个产品技术上遇到的困难吗?

徐健:地平线坚持做行业最底层的公司,我们的生态理念就是要全维利他、**合作,这是我们的文化价值观。在征程5发布会上提到的,地平线坚持不做量产硬件、不做软件**、不做封闭的打包方案,这是我们能跟行业众多的,不管是车企还是软硬件的合作伙伴进行广泛合作的原因。例如,东风岚图发布的夜视ADAS功能,就是我们支持软件合作伙伴实现的。地平线定位于Tier-2,在更多的领域里,我们向软件和硬件Tier-1合作伙伴提供基础算力和工具链,这是我们**合作的基本思路。

第二个问题非常专业,确实车企选了一款芯片之后,软件进行移植实际上是比较有挑战的。我们从技术的角度希望为合作伙伴提供**和便捷的工具,比如说我们有芯片之上的工具链等等。我们发布的开源安全实时操作系统TogetherOS? 会向下去兼容不同的芯片平台,向上去配适更上级的操作系统。总体来说,我们会把工具链和芯片的能力让合作伙伴更方便地进行使用,这是我们的目标。

媒体:地平线作为一家中国初创企业,从成立到现在其实时间不是很长,但发展很快,和各大主机厂达成了合作。怎么做到的?

徐健:确实是这样的,地平线创业6年,其实是我们坚持“耐得寂寞”的文化,一开始就选了一个最难的赛道。我们第一款车规级AI芯片征程2是2019年发布,2020年量产上车的;第二款征程3是2020年发布,2021年5月份上的车,今年7月份我们又发布了征程5,并已经和众多汽车厂商达成量产战略合作意向。为什么地平线这么快地与很多车企合作,并且做到量产上车?其实是我们在研发上投入大量的资源,并且坚持软硬件协同进行开发,还有本地化的技术支持,加速了客户导入量产的进程。

很多车企选择地平线是因为我们有“多快好省”的能力。“多”指的是我们从征程2到征程5提供了系列化的解决方案,产品矩阵丰富多样;“快”是因为我们有本地化的优势,能够给车企提供快速的响应和服务,能够满足智能化时代快速迭代的需求;“好”是指我们有极致的芯片性能,我们最早创业就是有软硬结合的优势,因为更好地理解软件,芯片的性能才能更好支撑硬件,在性能上,我们的有效算力以及对图形识别的各种指标上,都可以和国际主流芯片相媲美;第四是“省”,为车企提供更好的性价比服务。

媒体:地平线对于合作伙伴的选择有哪些标准?

徐健:相比标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帮助合作伙伴成功。今天随着智能汽车发展,有很多的创业者,还有新进入者,还有一些企业需要转型,硬件的需要转到软件,我们首先需要用很好的技术支持帮助大家实现更好的产品。从今年以后,我们将会在生态的合作和推广上投入大量的资源。一个方面是提供大量技术支持的力量,做一些开发的训练营,专门帮助软件合作伙伴迅速开发他们的产品。另外一方面,我们也在跟不管是高校、行业组织,还有媒体,进行广泛合作,广泛连接到各种合作伙伴。我们坚信一点,只有合作伙伴成功才是地平线的成功,希望最终通过扶持、帮助合作伙伴,实现自己的商业价值。

媒体:您认为中国的汽车智能芯片产业未来3-5年会是怎样的发展节奏?

徐健:未来产业对于智能芯片的量和质的需求一定会更高。几乎每天我们都能感受得到车企对于智能芯片如何打造更好的解决方案、更好的应用、更好的交互的需求。根本点还是今天的车企更多是关注用户的驱动、用户的体验,怎么把用户的需求结合场景,转到基于芯片的软件设计方案当中来,基于这个需求的拉动,行业里会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我们的芯片是基础能力,在这之上会有众多的软件和硬件的合作伙伴发挥各自的能力,形成一种百花齐放、各显神通的状态。

未来智能芯片的发展,第一是对于智能芯片的性能、可靠性、安全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第二,更加要求在智能芯片之上要形成一个丰富的软硬件的生态,支持更多的软件公司去结合消费者的需求,作出个性化的产品。这也是我们地平线努力的方向,我们的目标就是让我们的芯片之上的各个软硬件合作伙伴发挥充分的想象力和技术优势,为车企提供更好的产品,这样的未来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媒体:目前国产芯片在设计上已经有了一定的突破,但是会卡在制造环节。您认为国产芯片替代的周期还有多久?

徐健:集成电路产业是一个国际**合作的行业,更多的是产业协同合作,这是它本质上产业分工和产业自身的规律产生出来的。今天我们还是要坚持这种模式,和全世界的研发、制造、封装、测试,各种各样的合作伙伴进行紧密合作。目前地平线主要是芯片设计,当然我们也会跟制造公司进行合作。芯片不仅仅涉及到制造一个环节,是一个非常广的链条,要通过全球化的过程才能实现。

地平线为什么上市不了

地平线成立于2015年7月,2017年地平线推出中国首款边缘人工智能芯片;2019年先后推出中国首款车规级AI芯片征程2、新一代AIoT智能应用加速引擎旭日2;2020年,地平线又发布了全新一代AIoT边缘AI芯片旭日3和新一代高效能车规级AI芯片征程3。据介绍,地平线近期推出了面向高等级自动驾驶的征程5。

很早之前就有消息称地平线正在考虑在美国IPO,筹资规模可能高达10亿美元。公司得到的投资者支持包括英特尔投资、高瓴资本和云锋基金。而媒体甚至还援引一位知**士的表述说,它正与顾问机构一起筹备发行股份。该知**士表示,地平线最快可能在今年年底上市。

不过在去年12月底,在地平线刚完成C轮融资时候,地平线高层也表示,已经开始交付产品的地平线已经具备了造血能力,在接下来的发展中,该公司将有两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其一是继续扩张市场;其二是寻找机会,最快在2年内于科创板上市。

一汽红旗、上汽、长城、比亚迪、奥迪、广汽、东风、江淮、理想、奇瑞等多家车企均与地平线建立合作关系。截至目前,地平线征程系列芯片已被宣布用在长安UNI-T、长安UNI-K、奇瑞新能源蚂蚁、上汽智己、广汽埃安Y、东风岚图Free、江淮思皓QX、广汽传祺GS4 Plus等多款产品上。

综合以上信息,虽然地平线公司现在还没上市,但是有消息称要在美股上市,也有消息称将在科创板上市,不论是哪个都没有确切的消息,不过作为一个有造血能力的芯片公司,地平线一定会有超高的市盈率,上市一定会被资本捧上天的,希望这篇文章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来源:万洲财经

AD:【期货开户】最低手续费期货开户

0 个人已赞
赞一个 收藏 (0)
本文名称:《地平线芯片公司是否上市 有消息称可能会上科创板》
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本站内容均由用户自发贡献,或整编自互联网,对于内容真实性不作任何类型的保证,因此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故请自行判断内容真假!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违规、疑似**、虚假**等内容,请通过底部“联系&建议”通道,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立刻删除相应内容!如情节严重,亦可进一步配合举证!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上一篇:可转换股票是什么 股民操作须知下一篇:乡镇投资者怎么办理期货开户?怎样查网点
相关搜索
SAR钟卫国不能提现,股友被欲哭无泪!!!SAR钟卫国不能提现背后的秘密,揭露幕后**!!!浙商总会杜景玉投融路演慈善投资合法吗?平台无法取款提现千万不要相信!2022新事件浙商总会杜景玉投融路演慈善投资怎么样,被**不让取款提现是套路!2022新事件浙商总会杜景玉投融路演平台不正规不合法!无法取款出金提现千万不要相信!今日/快报子辰追损:班主任叶俊以荐股名义诱导购买和泰人寿和泰鑫享盈终身寿险是**子辰追损:老师带单签约**锦绣商品交易中心入金操作藏红花亏损惨重是**子辰追损:青岛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市场操作亏损是**,做单量化身成手续费温从军浪潮云数字平台不让取款提现是被了,请大家看清事实请远离!2022新事件浪潮云温从军不靠谱不可信!账户无法取款提现被几十万请大家不要相信!2022新事件温从军浪潮云数字投资不可信!被无法取款出金**揭秘!2022已更新温从军浪潮云慈善**不让申请取款出金,难友被过程解析!2022已更新温从军浪潮云慈善**被不让申请取款出金,希望大家看到请止损!2022已更新温从军浪潮云数字平台投资是不是**,**不让取款提现被曝光!2022已更新浙商总会杜景玉投融路演平台不让出金怎么办!被**告知!已追回浙商总会杜景玉投融路演数字投资无法出金被,**不让取款提现已曝光!今日/快报浙商总会杜景玉投融路演慈善**不让申请取款出金,受害者被过程解析!2022已更新浙商总会杜景玉投融路演数字投资不可信!被无法取款出金**揭秘!2022已更新浙商总会杜景玉投融路演平台不靠谱不正规!打着慈善**名誉**揭秘!2022已更新浙商总会杜景玉投融路演慈善**是**,不让取款提现请远离!2022已更新
说一说 抢沙发

观察 |华为、博世、地平线:决定未来汽车市场格局的三家科技公司

华为、博世、地平线三家企业成为了车展中不多的零部件参展商,虽然都是零部件供应商,但他们的身份和体量各不相同,华为作为半导体科技巨头在看到智能汽车的崛起趋势强势杀入,博世则是传统零部件巨头正开启智能化的全面转型,而地平线则代表了中国本土初创企业初生牛犊不惧虎的挑战者形象。而在中国庞大的汽车市场,为新技术、新概念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土壤,他们将站在同一起跑线。

文丨AutoR智驾?王硕奇

2020国际车展,智驾君成了一个唱多中国汽车市场,同时多次唱多中国品牌的媒体人。

而支撑我们这一判断的依然即是亮相国际车展的三家技术公司。

在寸土寸金的车展中,对于观众来说相对感知度较低的零部件企业显得相对小众,但在本次车展的主会场中,主要有三大零部件厂商拥有**的展台,分别是华为、博世和地平线。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只有他们存在。在这背后,每一家整车背后都有无数供应商的产品,在硬件方面,博世、**、电装依然把持着核心科技,但在软件层面,科大讯飞、腾讯、阿里、百度都已经全面攻陷中外品牌。

但在本次车展,因为,因为车展展馆的面积等因素,大量汽车供应商缺席了本次车展。

而华为与地平线绝对是首次**参展国际车展,他们一道与博世构成了一种新兴势力与老炮的对决。

华为偏软件,地平线则软硬兼具,不止于芯片,不止于数字智能座舱解决方案。

从展出规模看,只有华为展台与整车展台连接在一起,剩余两家都布置在会场之间的通道中。

不过大隐隐于市,位置远近不代表影响力。

这三家公司在智驾君看来,在未来十年将决定世界汽车产业的格局。

博世代表的德系汽车工业恒强,但新生的华为与地平线将成为推动中国汽车工业从大到强的推手,是中国汽车人攻陷新一代智能汽车核心技术的两家底层供应商,他们能走多远,意味着中国汽车可以走多元。

软件与芯片决定了智能汽车的上限与外延,而中国汽车已在这两个领域与世界巨头消除了代差,并在部分领域具备一定的领先优势。

不造车的华为造了智能汽车最难的部分

今年风口浪尖的华为,或许不是本次车展的主角,但它成为了展馆主要区域中,唯一没有整车的展台。

从去年上海车展宣布进军汽车产业,到今年在车展拿出自动驾驶、高精地图、电池安全、OTA、V2X等核心技术,仅仅过去一年半的时间。

在2020国际车展期间,华为正式发布智能座舱解决方案。

该解决方案包含三大平台:Harmony车机OS软件平台、Harmony车域生态平台以及智能硬件平台,拟通过软件与硬件解耦,软件和应用解耦,帮助产业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使能新技术和新功能快速上车。

自带话题的华为展台在核心区域虽然只是一件座舱一辆透明车,但排队的人却一点也不少。

这个透明车,基本集成了华为目前在智能汽车领域中的主要技术,即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电动系统。

据华为展台技术人员介绍,这是业内首款超融合动力域解决方案,该系统通过电机、MCU、PDU、OBC、DCDC、减速器、BCU七大部件的高度集成,不仅实现了机械部件和功率部件的深度融合,还将智能化带入到电驱动系统中,实现了端云协同与控制归一。

在这辆汽车上,华为总共配置了3个激光雷达、13个**头(1个双目,12个单目),6个毫米波雷达,这也预示着华为在自动驾驶中的努力。

华为在车展前一天发布了全新一代MDC 210与MDC 610等系列产品及最新的生态发展计划。

华为全新一代MDC车规级级智能驾驶计算平台,基于智能驾驶操作系统AOS、VOS及MDC Core,可覆盖L2+~L4级别的乘用车、商用车、作业车等多种智能驾驶应用场景。

目前华为MDC已与产业界的50多家主机厂、Tier1、应用算法、传感器、执行器等客户及生态合作伙伴,在乘用车(L2+)、商用车(智能重卡、港口物流)、作业车(无人矿卡、无人配送)等领域,均已实现了基于华为MDC的可落地的智能驾驶。

此外智能座舱最主要的还是鸿蒙系统,相较于业界已经展示的座舱OS,鸿蒙车机OS是第一个真正为智能座舱开发的中立**式OS,现场体验来看,逻辑清晰,反应快速,并且显示效果出众。

而华为在自己的优势项目比如V2X、5G通信、高精度地图,华为云都有产品展出。

让智驾君印象深刻的是还是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的讲解,华为不只是展出尖端科技,并且正持续发力降低产品成本,并进行持续开发。

比如在讲解激光雷达的时候,王军表示,华为的激光雷达已达到100线,在今后两年产品售价将力争从几万美元降低到几百美金,并且达到车规级标准。

而高精地图领域,华为认为高精地图在技术上实现已没有门槛,现在已经可以达到厘米级别,只是成本太高,需要有更多的厂商参与进来,建立统一标准。

多年来一直声称不造车但总被怀疑一只脚已迈进了造车圈的化为,事实上在造车上走的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路子。

明确表示不造车的华为,已经拥有了除去底盘、轮胎、设计、座椅之外全部的造车能力,但华为仍然再次强调不造车而去赋能车,而华为本身正在成为汽车智能化的一个国产零部件供应商。

而华为的价值则聚焦在车载网络、计算平台与基础软件层,并提供**能力和工具链,降低应用迁移和开发难度,使能车企高效开发智能车。

传统巨头博世持续技术创新与本土合作

博世的展台一如既往的将白色作为主色调,而展台前类似于小米透明电视的展示则更加突出了科技感,并且还带有触摸功能。

博世在展台展示了一系列面向未来的电气化、自动化、互联化交通出行的创新技术与前沿解决方案。

在本次车展中,燃料电池堆、碳化硅芯片、智能驾舱是首次在中国展出。

“不会暂停汽车行业的转型变革。尽管面临转型变革和严峻市场环境所带来的巨大挑战,博世仍将在燃料电池技术、自动驾驶和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等重要的业务增长领域继续进行投资和不断创新,” 博世集团董事会成员、汽车与智能交通技术业务部分 Stefan Hartung 博士表示,“今年博世集团在电气化、自动化和互联化交通领域的投入仍将保持高位,预计超过10 亿欧元。”

作为传统的零部件巨头,博世给智驾君留下的印象就是全面。

无论是混合动力或者电动车博世都能提供全面的产品组合,包括电机、电桥、电力电子***、车载冲配电单元、48V 系统、制动和转向系统等。

博世推出了最新研发的碳化硅功率器件。

与传统硅基材料产品相比,碳化硅在实现更高开关频率的同时,保持较低能量损耗和较小芯片面积,为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增加高达 6%的续航里程。

博世的碳化硅今年在车展首次展示,这也是其在全球范围内首次亮相。

此外,博世也正积极推进天然气技术的持续升级,首个天然气国六项目已于2019 年实现批量生产,本土开发的大流量燃气喷嘴总成将于今年年底量产。

另一方面,博世充分展开电气化布局,技术覆盖商用车电动化以及氢燃料电池等。

在此次车展中,博世展出了燃料电池电堆,以及电子空气压缩机、氢气喷射器、氢循环泵等关键零部件,其中电堆是首次在中国展示。

在智能网联层面,博世将在2021 年初成立全新的博世智能驾驶与控制事业部,将统一为现有客户和新客户提供电子系统和必备软件。

该事业部专注于开发面向未来的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统筹车辆计算机、控制单元和传感器。

这三者的流畅交互,实现完美兼容并产生优势性的协同效应,在未来汽车发展中将产生决定性作用。

应对集中处理车内信息,集成多个操作系统的需求,博世在此次车展上推出的创新产品座舱域***,可同时支持多个显示屏,并整合多种功能需求。

博世在自动驾驶过去近十年中,与本土主机厂在自适应巡航、自动紧急制动、车道保持、自动泊车辅助、交通拥堵辅助、高速公路辅助等诸多驾驶员辅助功能上开展大量本土应用合作。

今年,博世全球首个带自动变道的高速公路辅助增强功能以及依靠智能钥匙或手机实现的遥控泊车技术已经在中国市场实现量产。

2021 年,由中国本土主导、全球合作开发的全新高速公路辅助功能以及全球首个 ADAS 商用车项目(车道保持功能)也将在中国投入量产。

在高度自动驾驶方面,此前与戴姆勒在落地相应的场景应用展示。

与此同时,博世也正与广汽研究院等本土主机厂商密切合作,今年,博世进一步将 EV 机器人充电与自动代客泊车技术相结合,让电动汽车在无需人工干预即可自动完成泊车和充电过程,大幅提高电动车充电桩的利用效率,从而解决电动车里程焦虑。

因此博世的优势显而易见,产品覆盖范围广,多产品之间可以完美兼容,拥有自动驾驶相关技术基础,以及强大的研发体系。

“博世在中国将继续坚持‘根植本土、服务本土’的长期发展战略,加大本土化创新与研发,结合硬件和软件的优势

对于博世中国来讲,本土化的研发也将加大,将进一步适合中国快速发展的智能汽车。

地平线:拥有超过特斯拉算力的自动驾驶芯片

2019年,地平线在车展上推出了中国首款车规级AI芯片征程2,并且伴随着长安主力车型 UNI-T 于2020年6月的量产上市,这也成为全球首个上车量产的国产 AI 芯片。

而今年地平线带来了征程2的迭代产品——征程3国产芯片。

这款芯片不仅比征程2具备更高的效能和更出色的表现,而且其算力高达192 TOPS的Matrix自动驾驶计算平台也比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平台算力更高、功耗更低。对于我们关心的高级别辅助驾驶、智能座舱、自动泊车辅助、高级别自动驾驶及众包高精地图定位等多种应用场景都完全不在话下。

据悉,地平线的下一代产品——更加强大的征程5也已经获得了车型定点,征程5面向高等级自动驾驶场景,可以达到96 TOPS的AI算力,同时支持16路**头,组成的自动驾驶计算平台具备192-384 TOPS算力,可支持L3-L4级自动驾驶。

而追势科技与地平线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智能泊车产品开发领域展开深入合作,共同探索和开发市场领先的自动泊车和低速自动驾驶产品,进一步推进智能泊车产品量产进程。

追势科技基于地平线征程3打造的融合自动泊车和自主代客泊车系统原型也在2020年车展上亮相,双方合作产品将于2021年量产面世。

地平线并不仅仅是一家智能驾驶芯片公司,它具备完整的智能数字座舱的解决方案,它们的产品也已经走出国门,应用在了合资和外资品牌的产品上。

这家即有可能在明年上市的科技公司是当之无愧的智驾独角兽。

在本次车展中,华为、博世、地平线三家企业成为了车展中不多的零部件参展商,虽然都是零部件供应商,但他们的身份和体量各不相同,华为作为半导体科技巨头在看到智能汽车的崛起趋势强势杀入,博世则是传统零部件巨头正开启智能化的全面转型,而地平线则是代表了中国本土初创企业初生牛犊不惧虎的挑战者形象。

但他们也有相同的地方,比如都在自动驾驶的领域竞速赛跑,比如都更加关注新能源车型的发展。

但从速度上来说,很显然国内的零部件品牌崛起的速度更快,他们用较短的时间在新的机遇中正在快速成长,并且从战略上来讲相对于传统零部件品牌更加激进,而向博世这样的传统巨头则是采取了更为稳妥的产品迭代方式。

智驾君盘点这三家科技公司的技术与战略,并无意评判优劣,但可以确定的是,中国本土供应商的兴起是中国汽车产业中最值得关注的事件。

而他们的出现也让行业有了更多的声音,更多的竞争,对于汽车工业的发展来说这是极为幸运的事。

今年软件定义汽车获得整个行业的深度讨论,软件、芯片、动力电池、储能技术一直接是汽车行业的高频词。

发动机、变速厢,似乎不再被人提起。

从智驾君的长期观点来看,燃油机具备长远并强大的生命力。

但是电动智能汽车的势头正处在上升期,并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

所幸,中国本土科技企业成长的速度支持了中国汽车全面四化的步伐。而中国庞大的汽车市场,为新技术、新概念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土壤,

这一优势是任何一个国外市场无法做到的。

所于我们对未来的中国汽车市场充满信心,对于未来的中国汽车产业同样信心满满。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发表回复

相关推荐